1 概述
KJ349-K標識卡(以下簡稱為標識卡)是一種礦用本安型設備,與KJ349-D礦用本安型讀卡器配套使用,適用于具有瓦斯、煤塵等爆炸危險的礦井環境中行人和車輛位置的智能識別。
本標識卡基于Zigbee原理設計,主要具有以下特點:
a) 識別距離長,采用普通50Ω天線,識別半徑超過200米;
b) 具有雙向呼叫功能,井下求救的接收半徑超過200米;地面對普通人員進行尋呼的距離不小于80米;
c) 具有電池電壓指示功能,在電池電壓不足時,能自動提醒;
d) 具有無線距離指示功能,能實現誤差范圍在5米內的精確定位功能;
e) 基于Zigbee技術,采用完整的校驗和加密算法,抗干擾能力強,數據傳輸可靠;
f) 采用超低功耗設計,在功能強大的基礎上,功耗極低,能正常使用2年以上。
本標識卡執行常州迪泰科特測控設備有限公司企業標準《Q/DM043-2013》。
2 適應的環境條件
a) 溫度:0℃~40℃;
b) 濕度: ≤95%;
c) 大氣壓力:80 kPa~l10 kPa;
d) 無顯著振動和沖擊的場合;
e)煤礦井下,有瓦斯或煤塵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。
3 主要技術指標
3.1 防爆型式:礦用本質安全型,防爆標志為“ExibⅠMb” 。
3.2 工作電壓:1.9V~3.4V, 采用CR2/3V/750mAh鋰錳電池供電;
3.3 通信電流:≤40mA;
3.4 通信時間:≤600μs;
3.5 轉換電流:≤3mA;
3.6 轉換時間:≤12ms;
3.7 待機電流:≤1.5μA;
3.8 待機時間:≤3s;
3.9 工作頻率:2.40 GHz±0.05 GHz;
3.10 傳輸方式:無線同頻異步半雙工;
3.11 調制方式:O-QPSK;
3.12 編碼范圍:(0001~8190)號;
3.13 發射功率: -10dBm~1dbm;
3.14 發射距離(接KJ349-D礦用本安型讀卡器):≥200米(無遮擋);
3.15 接收靈敏度:≤-90dbm;
3.16 接收距離(接KJ349-D礦用本安型讀卡器):≥80米(無遮擋);
3.17 最大識別速度(接KJ349-D礦用本安型讀卡器):≥15米/秒;
3.18 最大識別數量(接KJ349-D礦用本安型讀卡器):≥250張;
3.19 電池工作壽命:≥24個月;
3.20 報警功能:
a) 欠壓報警:電池電壓低于2.1V時,紅色報警指示燈常亮;
b) 求救報警:發出求救功能后,紅色報警指示燈閃爍;
c) 呼叫報警:被地面呼叫時,報警指示燈閃爍、蜂鳴器鳴叫,持續時間不小于180秒。
4 主要結構特征及工作原理
4.1 外形尺寸及重量
a) 外形尺寸(如下圖1,長 ×寬×高=94×50×37,單位:mm);
b) 重量:約100g
4.2 工作原理
本標識卡由高頻發射器、微控器、電池及天線組成。發射器發送并接收無線信號,微控器負責處理收發的信息,其原理框圖如下圖2.
5 使用方法
5.1 標識卡可以掛于腰帶、礦燈繩或者夾在工作服的合適位置;
5.2 標識卡出廠時已經過完整的測試,用戶只需錄入銘牌上的識別信息碼,即可正常使用;
5.3 本標識卡具有電池電壓檢測和報警求助功能,具體如下:
a)按下標識卡側面的按鍵并保持5秒后:LED燈會3秒一次,閃爍指示,表示發出報警求助信息;
b)按鍵釋放后:LED燈會滅,進入正常工作模式;
c)電池電壓低于2.1V時,LED燈會3秒一次,閃爍指示;低于2.0V時會常亮指示。
注:由于標識卡可在1.9V以上正常工作,提示電池電壓不足后還可以正常使用10天以上。
7 注意事項
7.1 禁止暴力拆解、敲擊等野蠻動作;
7.2 標識卡理論壽命在2年以上,但由于使用方式的不同(如不間斷的被呼叫等極限操作),實際使用時間可能低于該數值,因此在提示電池電壓不足時,要及時更換;
7.3 標識卡采用密封設計,出廠后用戶更本不可能維修,禁止用戶自行拆卸;
7.4 標識卡在現場出現任何和本說明書不符的問題,請聯系廠家,現場沒有專用設備的情況下,不可能解決任何產品問題。
8 常見故障處理表
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見下表1。
表1 常見故障處理表
序號 | 故障現象 | 可能造成原因 | 排除方法 | 1 | 報警指示燈常亮 | 電源電壓不足 | 聯系廠家更換電池 | 2 | 蜂鳴器沒有響聲 | 電源電壓不足 | 聯系廠家更換電池 | 3 | 呼叫不到卡 | 超出信號識別范圍 | 在范圍內再呼叫 |
9 運輸、貯存
9.1 運輸
包裝后的標識卡,應避免雨、雪直接淋襲的條件下,可適用于滿足各種運輸方式。
9.2 貯存
標識卡包裝后,可在溫度0℃~40℃,相對濕度≤90%的環境中存放一年以上。
10 隨機文件(視具體情況)
a) 產品合格證 1份;
b) 使用說明書 1份。